2014/01/18

像陽光的燈??

剛剛我才把魚缸的燈關掉。在放入小魚們進入新環境後,總得每隔一段時間看看牠們適應的如何。這次因為是晚上(其實算半夜了吧)移缸,所以我又多開了一小時半左右的魚燈讓牠們去認識和習慣環境,確認狀況OK後才熄燈。白天的話是還好,晚上時喀擦一聲燈就完全暗了我想比較膽小的魚大概會嚇到吧!雖然牠們可能在水族館中都很習慣了,但是總覺得這種不自然實在不大人道。魚缸已經算是比較人工的環境了,雖然我也希望能儘可能追求自然樣貌,不過實在很困難,目前最多只能做到除了偶爾需要換水和餵飼料外儘可能讓魚缸自給自足,能不加藥物就不加。至於燈光,我的理想是有像陽光一般「正常」的光線。所謂正常是指如同太陽日出日落的光線明暗變化,緩慢逐漸而自然。不過這顯然又得破費了,在荷包緊緊的時候,還是只好屈就現況了。至少除了今天的情況,我很少在客廳的燈光熄掉之後才熄魚燈(魚缸養在客廳和餐廳的連通空間)。關魚燈→關客廳燈→關黃色小燈,好吧,這勉強也可以算是一種可接受的擬真的逐漸變暗吧!

...話說我竟然可以用這個主題又寫一篇落落長的文章,真不可思議......

小魚入厝

現在時間是凌晨近一點,剛剛我才將前些時候買的日光燈從隔離袋中放入魚缸。原本共10條小魚,在歷經為期近兩週的隔離觀察和施藥後,除了一條是買回來隔天就往生外,還有一條買回來時我就觀察到脊椎扭曲的小魚,在奮戰了一週後,仍然無法克服病痛往生了。希望牠們若有來生能過得更好。目前我的魚缸有日光燈8條,還有上次買的玫瑰蝦碩果僅存的一隻,和那批玫瑰蝦所生的F1(第一代)6+1隻(有1隻是比較晚出生的)、和目前不知是誰生的共10隻小蝦米,以及偶爾會露面的渦蟲。天知道這隻渦蟲是怎麼來到我的魚缸的!至於剛大整缸完時出現的水螅,現在已經不知道飄到哪去了,或許在我刷洗缸壁時一併帶走了,可憐的傢伙!

因為有先前的許多慘痛經驗,我的習慣是將剛買回的魚蝦水草先隔離一陣子才放入魚缸中,免得原本魚缸中的小生命生病、或是突然冒出一堆螺(在對付那些水螺大軍方面我可說是身經百戰、身心俱疲了,這話題大概可以都寫一長篇了)。一般而言若有時間的話我會隔離個一到二週,在隔離缸中加鹽或治魚病的藥;準備放入魚缸的前幾天會開始由疏轉密集地進行「對水」。一般水族館大概都是說把買魚的袋子浸在於缸中使溫度慢慢變得一樣,然後打開袋口把魚放入魚缸中。不過正確的對水應該是連水質也要讓魚/蝦慢慢適應。因此我的作法是每次將隔離缸一小部分的水量(看隔離缸的水量,我大約是將1~2杯量米杯的水量)倒掉,然後從魚蝦們將入住的魚缸中取出和倒掉的水同量的水加入隔離缸中。剛開始可能一天一次、然後半天一次 、數小時一次,讓魚蝦逐漸適應水質才進行將魚蝦移入魚缸的作業。我是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完全正確,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只要我有隔離滿一週以上的魚蝦在移入魚缸後鮮少有問題(大概95%以上沒問題)。這次因為買魚時碰到寒流來襲,所以我不用另外的容器或魚缸做隔離缸,而是用袋子放在魚缸中使魚缸和袋子水平面相同、藉此以魚缸中的水使隔離袋的水溫能保持在20℃左右,省下設置加溫管。

我在為魚蝦從隔離缸轉移到魚缸的過程也有點龜毛。基本上除非沒什麼時間作業,我不喜歡用撈魚網直接移動魚蝦。我的習慣是用量米杯等容器移動魚蝦。先將量米杯打橫放入隔離缸中,讓魚/蝦游入,然後將魚/蝦連同水一起撈起,然後慢慢地將量米杯斜放到魚缸中稍微下沈、讓魚缸的水慢慢地流入杯中,直到將量米杯完全打橫,儘可能讓魚/蝦自行游出——我認為這是比較不傷害到魚蝦的移缸法,撈魚網只是在誘導魚蝦從隔離缸中進入移動容器時的輔助道具(趕魚蝦用)。

移入後我又稍微添加一些加了微量海鹽的水。鹽巴是很好的天然防病治病藥劑,以前我比較「功夫」的話會將魚缸的水調成0.3~1.5%左右的鹹水濃度。根據我蒐集的一些養魚網站分享的資料,0.3%是預防寄生蟲用,3%左右是治療用。我是不知道是否所有魚類都適用,至少日光燈和孔雀魚是適用的。一般認為粗鹽或海鹽會比精鹽更好,但是我認為精鹽也有一定的作用。我曾經遇過一隻母孔雀魚得了非常嚴重的白點病(通常是大溫差造成的),還出現「立鱗」的情況。養魚的都知道,立鱗表示情況「非常」不妙,基本上你可以開始準備牠的後事了。當時窮學生的我是將牠隔離在布丁杯中放在魚缸水面上,用加溫管控制魚缸溫度在27℃,然後因為沒有粗鹽,當然也沒有任何魚藥,所以跑去超市買了一包精鹽,以大約3%的濃度調成布丁杯放的水,幾乎是每天換一部份布丁杯的水(約1/3~1/2的量)。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天,這條從白點病到變全身立鱗的母孔雀就這樣被我救回來了!當時成就感超大!

 現在變懶惰了,都是在換水時用「目測法」稍微將海鹽加入水瓶中混水,再倒入魚缸,當作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儘可能不要直接將鹽巴加入魚缸中(雖然我有幾次也曾偷懶這麼做),否則運氣好可能只是看到笨孔雀把鹽巴當食物吃下肚(每次看到都只能無言大笑XD...真是無良的主人!),差一點的話你的小魚小蝦可能會受不了這種突然的鹽度變化而生病或死亡喔!

2013/11/02

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了?

這陣子為了規劃京都行可以說是幾乎耗盡氣力和腦力了。前前後後一堆狀況讓日期機票和飯店甚至行程都無法敲定。確定要去的地點後機票OK飯店卻不OK。原本最後一天住宿必須從京都嵐山趕到大阪環球影城,然後隔天早上可能必須拖著行李趴趴走直到下午,怎麼想都會讓兩個「老輝呀」累個半死吧?

所以我每天還是不死心地上網查看飯店,終於在今天有收穫了。

大概是有人臨時退房,所以意外地訂到日本行最後一天的旅館。先在Agoda訂到琵琶湖酒店不含早餐,後來又在Jalan訂到京都市區內的飯店含早晚餐,真是大感謝!
沒意外應該會選擇後者吧!最後一天還是交通方便又不用煩惱早晚餐的地方比較好。不過聽說之前有台灣人在Jalan訂房飯店方面被取消,好像是因為先前那家旅館(or 民宿)外國客訂房取消不通知的情況太嚴重,所以拒接外國客。我想我還是先保留前者幾天比較保險^_^b。

因為時間已經很緊迫了,終於能搞定行程(?),一放鬆下來肩膀竟然開始酸痛了起來。>.<"

至少我今天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吧? :)

2012/04/21

最近看的書

最近看了兩本書,Juan Mateo(胡安‧馬帝歐)的「學習就這8件事」和 Spencer Johnson(史賓賽‧強森)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前者買了好久,因為一直當出門空閒時的背包隨身書所以進度緩慢,最近才磕完;後者倒是買回來在電腦前邊用電腦邊閱讀沒幾天就讀完了。下次再寫心得囉!

2012/01/06

為什麼com後面沒有小數點呢?

先前(其實是N年前)替老媽申請了一個Gmail信箱,不過一直沒什麼用。最近終於要用到了,她老拿著我抄給她的信箱問:「XX(小妹本名),為什麼com後面沒有小數點?


嗯,為什麼com後面沒有小數點呢?

這真是個好問題啊!!(大笑)


以Gmail來說,@(小老鼠)後面就接「gmail.com」,後面就沒接東西了當然就不用,而且那不是「小數點」啦!老媽~

2011/12/16

稍微鬆了一口氣

最近這一兩週實在不知道在忙什麼,每天都倏地一下就半夜了(一點也不誇張)。只是跑來跑去、買東西、查貨運...偶爾看看手錶,奇怪,怎麼時間過這麼快呀!連睡覺都覺得好短(話說最近超容易入睡的,也不容易把夢境記起來,果然是累了?......OR 老了???)

遠方久違的朋友最近要結婚了,因為半個多月前才聯絡上 ,所以著實為了去或是送禮傷腦筋呢!希望能夠在不叨擾到對方的情況下也能送上滿滿的祝福,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禮到人不到了。反正若是要見面以後也可以去呀!比起忙碌的婚禮,平常日子的話應該比較能盡興聊天吧!

前幾天終於找到一件覺得適合的禮物,又找了一個覺得適合的包裝,今天才把禮物包裝好送出去。禮物送出去後,也稍稍鬆了口氣,希望對方能開心地收到囉!等到對方收到了我再把包裝相片放上來好了 :)。

接下來,繼續努力!!

加油!!頑張れ!(對自己用命令態應該沒關係吧? :) )

2011/12/02

感冒好像會延長啊~

今天早上邊吃早餐邊看著餐桌旁的魚缸,想說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我那小魚缸也快降到攝氏20度以下了,不給它加個加溫棒恐怕下次看的時候魚蝦都變成冰棒(誇飾法),所以把我那JAGER的加溫棒洗一洗放入。因為加溫棒太長了,所以放入全還得先移動過濾器和一些水草的位置,然後就忍不住順便抓幾隻水蝸牛...嗯,我好像感覺到我的感冒期會再延長了=.=|||。之後洗手發現,X、連自來水(冷水)都比我的手還暖,由此可知也應該比魚缸水溫暖,果然是需要加溫棒的時候了。

裝置好加溫棒、把水加到蓋住除了的控溫環加溫棒本體(否則可能燒壞),打開電源觀察一陣,溫度停在快22度左右,我的加溫棒是調在21度多一點,而且從買回來校對一次後已經三四年沒再校對過,所以算是正常的誤差範圍吧。 話說JAGER的加溫棒真的很耐用,我之前都是買台製加溫棒、就是中間有溫度旋轉盤的那種,用一季等下次冬天要用是就壞掉,屢試不爽,甚至還曾經把我的三斑煮熟(我可憐的三斑)。買了這支用到目前完全沒出問題,真是就甘心 :)。


2011/11/30

回顧

剛剛更新Facebook寫的,順便轉到這邊做備份。

做Facebook更新的時候想說順便放一些相片上來以利別人「認親」XD。結果熊熊發現有我自己的照片竟然少得可憐,最近一張是八月份而且還糊掉,接下來就是去年六月、然後是前年(也就是剛剛好不容易才找到放上來的照片),連我家小狗的照片都「好像」比我多=.=|||。沒辦法,因為我都是負責掌鏡啊(淚奔)。

看著那麼多隨時間倒退的相片,好像自己也慢慢地回一起過去...到處去考試、陪母親住院、親友一個個結婚、學習傳統技藝(炊大糕、做木炭...)、被拉去日本旅遊充人頭(當然也很好玩啦!順便練語言)...突然發覺時間就這樣地無聲地過去了,我是否也成長了呢?(除了容貌沒變>.<)...啊我要長高!!(回去繼續耍白癡)


2011/11/28

2011/11/28 更新紀事

嗯...我的網誌大概快變成年誌了,幾乎一年只更新一次。不過最近終於大悟大澈(?)決心要好好做更新了。

目前已經更新了一篇心情記事「驚,喜。」和一篇生活記事「清理魚缸(附圖)」,因為就在最上面的幾篇,所以這篇就不再額外提供連結(心音:是懶惰吧? 我:好啦我還是提供啦)。

清理魚缸(附圖)

好一陣子沒有關心魚缸了(不知道在忙什麼),最近突然熊熊發現魚缸蝦子少很多(竟然只剩兩隻,太後知後覺了),擔心是水質變差,或是水蝸牛長太多導致蝦子沒有足夠鈣磷來換殼,
(新生殼太軟or太硬=換殼不成功 →(導致)死亡)
所以花了一個上午來清理魚缸,順便把長得太過誇張的水草剪一剪、增加魚缸底層的透光度。

基本上敝人信奉自然主義,所以魚缸也傾向「無為而治」,讓它盡可能維持自己的小生態系統;
不過因為魚缸對於要維持一個正常生態來說有點太小了(平常大概20-30公升的水容量),
所以還是要喂魚一點飼料(因為我無法確認魚缸中的水是否有微生物可讓魚吃),
然後隔個一陣子我想到時(通常是N個月) 稍微換個水、清一下藻類和水蝸牛,加點植物營養劑。

我不用蝸牛藥,曾聽說某種人類用的通樂只要一點點就很好用,缺點是大概往後三個月以上都無法養蝦,所以為了我的蝦子我還是手動式一隻一隻抓,沒抓到的就讓它去,等有緣再來抓(啥?)。這次有的水蝸牛都直徑0.5公分了,搞不好都做阿祖、祖太還是太祖公了。

說到自然主義,我的魚缸已經好幾年沒倒缸了(倒缸=包含沙子全部倒掉、一切歸零重頭開始) ,通常倒缸的原因不外乎魚缸環境變差、魚蝦死亡率飆高、水草不斷死亡等等。這要拜一個魚缸達人的部落格的魚缸設置教學所賜(網址我忘了,找到再補上來),我記得他的網站上說本來文章是要刊載水族刊物上,但是因為廠商擔心這樣生意會沒了所以被退稿(因為幾乎不需要什麼藥物或昂貴的設備去維護魚缸),乾脆直接登在部落格上。那篇文章讓我在上次倒缸後獲得非常大的幫助,到目前為止我沒再倒缸過,而且魚蝦活得更久、水草也長得更好。下次有時間我再把經驗分享出來。

話說,有人知道默斯或珍珠草到底會不會長根啊? (苦惱呀)


剛清好的魚缸,雖然還沒用過濾器過濾,但是水質也不會混濁的很厲害,我想水草應該是最大功臣。


 修剪後的水草,終於看起來比較像話了。
被剪的水草仍留下來,因為它們的根莖相當結實,可以幫助鞏固砂石;
剪下的水草我找空間種回,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不知何時變得很大團的默斯。原本只是一根大約3公分左右、附著在沈木上的小葉,在我移除沈木後、直接讓它在水中載浮載沈 (好殘忍),原本好幾年都維持一枝葉,短短一個月竟長成一大團...嗯...你到底是喜歡什麼樣的環境啊?默斯。話說長默斯的地方通常都會伴隨令人苦惱的絲狀綠藻,每次都必須小心清除避免魚蝦纏在裡面。


過濾後的魚缸。魚缸水面綠綠的東西是長得很誇張又不能修剪的水蘭。